中村修二:重新认识“made in china” 激光是颠覆性新光源

  深圳经过35年的发展,目前正面临着产业再次转型的机遇,需从“中国制造”走向“中国创造”,以此占据制造业的制高点。那么,如何让先进制造业在深圳崛起,进而推动实现深圳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?昨日,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,“蓝光之父”中村修二教授到访深圳,与深企进行技术交流,探讨激光显示前沿技术和产业的发展。

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。

  激光显示颠覆未来

  被誉为“蓝光之父”的中村修二,1954年出生于日本,2014年他因发明“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”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“1995年,我发明了蓝色激光,早期应用少,市场小,如今因为光峰公司革命性的产品应用,比如用于电视、投影及照明,使得这个技术的前景变得非常广阔”。

  中村教授表示,光峰独创的ALPD 激光荧光显示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,基于GaN蓝光激光激发运动的荧光材料,而产生一种或多种基色用于图像显示的技术,它有效地利用了蓝光激光高效率、长寿命的优势,在提高光效转换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,是一种颠覆性的新品类光源,同时也是照明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。

  “深圳有上百家LED的企业,目前发展已经陷入瓶颈阶段,而激光二极管将是照明的未来。”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屹表示,目前,LED产业是照明的中心,而深圳是LED产业的中心,但这一产业已然面临着转型。首先,LDE照明随着电流密度上升,效率会急剧下降;其次,其对温度敏感,温度越高效率越低,这些都将影响其发光亮度。

  “激光照明的效率是LED的上千倍,不仅能增加投射距离,提高安全性,同时体积更小、结构更紧凑。” 李屹表示,除了照明领域之外,激光显示在投影机、数字院线、电视、舞台灯、大屏拼接,汽车等多个领域,都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。“我们将与最强的科学家一起,打造产业化之路,未来对一个个行业去颠覆”。

  “科技+制造”推动“中国创造”

  光峰作为激光显示领域的领跑者,是深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。在深圳,像华为、比亚迪、光峰这样专注创新技术的企业还有很多,它们聚集了行业顶尖人才,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,占据了行业制高点。正是透过这样的企业,中村教授看到了深圳的创新实力与发展速度。

  作为在激光显示领域具有颠覆性技术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光峰与普通的代加工企业并不一样,它已经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,向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“中国创造”过渡和升级。是对传统制造产业的一种颠覆,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光峰特有的“科技+制造”的先进制造模式。

  在深圳这样一座充满创新的城市,“科技+制造”形式的“中国创造”代表了最先进的制造模式,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,将改变整个制造生态,更利于优化产业结构。中村教授表示,“今天通过对深圳的了解,我对‘made in china’有了重新的认识,即高质量的制造和原创性技术的创新,我期待能够尽快用上深企制造的激光电视”。

首页标题    行业咨询    中村修二:重新认识“made in china” 激光是颠覆性新光源